首页 > 正文

读博心得体会

来源:五百丁 作者:五百丁小编

最近有大三和研究生同学开始跟我讨论以后想要留在高校的人生规划,这意味着读博是必经之路;也有部分同学已经有决心想要把学位读到顶,多学点东西。这是一条看起来很艰难的路,当然走起来也很艰难。


读博心得体会.jpg


但不是没有先例的,今年咱们学院的本科毕业生已经有从武汉大学博士毕业前往边疆高校任教的了。而今天也给大家介绍一位正在苦读的精英,本科07级年级长刘宇晗,人大民商法博士生。


大家也直观感受一下考博读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吧。


晃眼间从西大毕业已经四年了,再次接到雪姐的任务有点诚惶诚恐的感觉,思量之下仍然挣扎在“学术”海洋的同级生大概也只有我了,只好硬着头皮写一下。


我自认研究生阶段实在过的乏善可陈,且能跟大家分享研究生经验的优秀学长、学姐大有人在,这里就着重聊一下如何考博与读博的感受,称不上什么有用的建议,只谈经验,以期能让未来“想不开”的你们少走一些弯路。


一、读博的目的


在谈如何考博之前,我认为很有必要跟大家聊聊读博的目的。现在各大学校都有博士扩招的现象,但是总体来说,博士毕业不像硕士那么容易,那么如果仅仅是想混个最高学历,为将来的就职或者做公务员等等提升自己的资本,最好还是不要考虑读博士了,当然,这一切都是对应届毕业生而言。


很多人认为读博士之后一定能找到称心的好工作,或者可以赚大钱,那么读博可能会让你失望了。读博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并不能给你带来什么直接的经济收益。


相反,对于我们文科博士而言,待遇极其可怜,不靠家里的资助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已经算不错了。


现在的就业形势也并不好,就算你是博士毕业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不论是考公务员还是去企业做法务都会感到不划算,辛辛苦苦几年熬到博士毕业,进去单位后待遇未必比硕士高多少,而且人家的工作资历比你要深,且所学之物未必有用武之地,很容易造成心态失衡。


但是如果你以后想继续搞学术,也就是从事科研工作,那么读博士就是非常必要的了,在读博的过程中可以全面积累相关领域的知识,接触同领域的专家,开阔视野,启发思路,所以立志去高校或研究所的师弟、师妹,很有必要读博士。


当然现在高校或者研究所的门槛也在逐年提高,就算一般的高校也很难进入。说那么多消极的其实只是想让有志读博的同学们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三思而后行,因为有可能它比你想象的艰苦许多,且回报并不一定有那么高。如果你仍然对此有兴趣,那么可以继续往下看。


二、如何考博


如果你选择了继续读博深造,我建议最好报考北京的几个名校,因为北京毕竟是学术中心,各大学科的大牛也基本都在北京,当然地方高校也不乏王牌专业、名师。


如果执意想要报考地方高校的可以参考网上常规的考博复习攻略。鉴于人大、北大、中国政法等北京的法学名校相继将考博方式改成了申请——审核制,这里我主要对这种方式的考博准备做重点介绍。


1、导师考博


考博与高考和考研有一个最本质的区别是,最重要的环节并不是考试,而是联系导师,如何让导师接受你。在申请——审核制的考试方式下,导师的影响进一步凸显。


那么如何联系导师呢,有人引荐固然是最好的方式,对于我们绝大多数没有引路人的学生来说,第一步当然是发邮件向导师介绍自己,导师的邮箱一般学院的网站都有写。


附上简明的自我介绍,着重突出既有的科研成果,这里不要说没有科研成果,既然立志读博了,到了考前还没有一定的成果也可以直接选择放弃了。


对于导师的回复不要有太大的期待,邮件的内容大多是千篇一律的“欢迎报考”之类的答复,或者甚至没有答复。


这里千万不要灰心,有些人一定要收到导师“上线一定收你”之类的承诺才敢报考,这基本是不现实的。


发过邮件让导师对你有了第一步的了解后,最好能够到拟报考导师的学校亲身拜访一下导师,着重介绍一下你对导师的哪部分研究领域感兴趣以及自己的想法。


有条件的考生最好时刻关注一下导师的动向,尽量参加他们做的学术讲座或者报告,并让他们看到你,不断提高自己的曝光度。毕竟在成绩差不多的情况下,导师肯定是倾向于接受自己熟悉的学生的。


2、科研成果


申请——审核制下,没有了初试按成绩通过的门槛,而是由报考导师通过考生递交的申请材料来打初试的分数。


在同一起跑线下,如何脱颖而出呢?毫无疑问是既有的科研成果。这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切忌临时抱佛脚,因为从写文章到发刊有一个很长的周期,如果到研三才临时起意想要考博,很可能遇到递交申请材料的时候一篇成果都没有的窘境。


至于学术论文的写作,你们大多数人应该还在学习阶段,更不用提如何发刊,这部分就不详细说了。


3、考试部分的准备


申请——审核制并不是意味着不用考试了,在完成上述两个步骤,成功的打动导师之后,你仅仅是获得了复试的资格而已。复试一般分为四个部分,专业课的面试和笔试,英语的面试和笔试。


对于专业课而言,面试一般是一帮大佬坐一圈,等你进去抽题,思考30秒后作答,主干回答后后面会有几个追问,这里只有一个小tips,就是尽量不要换题,在既有的知识面内对问题尽量扩散作答,或者把相关问题向自己擅长的领域靠。


笔试部分一定要做到两点,第一是将报考学校指定的每一本书籍阅读三遍以上,第二是将报考学校的该学科教授近三年的文章全部做到能复述整体内容,做到这两点基本专业课是不用担心的。


对于英语,面试部分没什么好说的,大多是社会热点问题小组讨论的形式,这个靠平时多练习积累。


笔试部分各大学校就有很大的区别了,英语的笔试也往往是很多考生饮恨的地方,这里建议尽量搜集报考学校历年的英语真题,就算找不到也一定要了解到报考学校的英语考试方式,做到有的放矢的去复习。


比如地方高校大多是常规考核模式,需要大量背诵考博词汇,还要熟悉英汉互译、选择填空、阅读等常规体型。而申请——审核制的高校英语考核很多以法律英语考核为主,如人大近两年分别考了美国宪法修正案的翻译以及相关破产案例的翻译,考生在考前要有针对性的下功夫。


三、博士生活


曾经有一篇文章说的很好,读一个博士只需要做两件事:一是完全掌握一个科研领域,二是在这个领域开创新理论。因为读博士和上本科最大的区别就是相关的评价体系没有那么清晰了。在本科阶段,只要好好上课,看固定的书,做固定的题,好好考试,获得的成绩就是一个清晰的评价体系。


而到博士阶段,你所做的一切东西,在理论上都可以说是做学术,或者说做研究,很多时候你是一个人漫无目的的在默默读书,大多数的高校评价体系下是看你发了几篇论文。


而发论文这种事,对一个博士生来说,很难有什么捷径,哪怕你再努力和辛苦,也可能缺少灵气,也可能找不到方向,也可能运气不好,可以影响发文的因素实在太多太多。


这也是上文为什么说读博一定要有对科研充分的兴趣,当你在研究上遇到上述困难时,如果没有兴趣的支撑,这种压力是很难释放的。那么,完全掌握一个科研领域是你思考的基础,而开创新理论,是你写文的核心,二者缺一不可。


这里对博士生活提几个小小的建议,一是一定要最开始选定一个好的研究方向,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这一点具体应该和导师一起确定,方向不能选的大而空洞,也不能太小难以找到创新点。


二是一定要坚持,学术研究有时真的是枯燥乏味的过程,时常会出现的厌烦情绪是很正常的,不管学什么专业,不管研究什么方向,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而且你往往不可能把它做得非常好,遇到这种情绪一定要自我调节克服,坚持走下去。


三是要耐得住寂寞,等到博士阶段,你会发现周围认识的朋友基本都已经工作了,很多可能已经有车有房有老婆,日子过得蛮不错。这种时刻一定不要感觉心里不平衡,既然选择了走这条路,就不要和大多数人比,要相信寂寞是暂时的,终有成功的一天,试想一下,也许工作的朋友也在羡慕你的读博生活呢。


最后一点,是一定要坚持体育锻炼。搞科研是极其辛苦的事情,不要因此透支了身体。身体才是你最大的资本,虽然博士期间的时间很宝贵,但对于锻炼身体的时间一定不能吝啬,这也是完成学业和以后成家立业的根本所在。


结语


虽然说了挺多,却有点不知所云,写到中途实感这些对于现在的你们来说太过遥远,也有很多东西确实难以想象。


每一部分都可以展开很多东西来分享,有问题的同学就直接找我聊吧。


最后送给有志于学术的同学们一句话:“文字秀美者众,难得的是见识;见识明辨者众,难得的是态度;态度端厚者众,难得的是心地;心地温暖,更需脚踏实地地身体力行,方是做学问、求真理、提问解惑、治世济人的书生。”

资讯来源说明:本文章来自网络收集,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QQ:850873385进行删除。

Copyright © 2014-2018 500d.me. All Rights Reserved.

个人中心 - 加入我们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粤ICP备14072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