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历是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第一印象。写出一份让人一目了然、简洁漂亮的简历,会给毕业生带来更多的机会。那么,用人单位的HR们(人力资源工作人员)喜欢看什么样的简历,毕业生写简历容易进入哪些误区呢?专家认为,毕业生写简历最大的误区是思维问题,自说自话,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不从用人单位的角度看问题。
错误一:不用数字论证
简历上的获奖情况、学习成绩、社会活动/社团经历,是展现毕业生能力的重要内容。毕业生们都注意了这一点,在这几个部分浓墨重彩。但是,一条条内容的罗列未必会给招聘人员一个直观的印象。简历中经常出现:
“曾获得班级一等奖学金两次,班级二等奖学金三次。”
“担任校学生会××部部长,组织过多次大型活动,组织能力突出。”
专家点评:
简历要用事实说话,事实要靠数字支持。HR与求职者是完全陌生的。他不可能了解毕业生学校的具体情况。从第一个例子看,班级一、二等奖学金很能突出毕业生的学习成绩,说明他在学习方面一直名列前茅。但是,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奖学金的发放数量不一样,光写出几等奖学金,还是不能让HR对你建立起直观认识,这个求职者到底处于什么水平。如果毕业生在一等奖学金后面标上获奖的几率,如一等奖学金(1/25),这就说明25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能获得,那么一个班级一般50个人左右,这个求职者绝对是班级的尖子了。
第二个例子中,虽然求职者强调有组织大型活动的经历,但是HR看不出求职者到底组织过多少次活动,活动规模怎么样,当然也不清楚组织能力到底如何了。如果毕业生改写成:“担任学校口才协会会长期间,曾组织过校级演讲比赛两次,参赛人数达300人,是在校期间的第二大规模社团活动。任职期间,协会会员达到100人,成为全校第三大社团。”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错误二:自我评价十全十美
自我评价经常是毕业生简历上的最后一项内容。写还是不写,很多毕业生把握不定。不写呢,觉得简历上的事实罗列缺少情感色彩,没有展示个性魅力;写呢,总觉得几句话难以全面描述自己的性格特点,说不清楚自己到底属于哪种人。几经琢磨,毕业生们往往在简历的自我评价中出现这样的语句:
“本人性格开朗、稳重、有活力,待人热情、真诚;工作认真负责,细致踏实,对工作精益求精、积极主动,能吃苦耐劳,勇于承受压力,勇于创新;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乐于助人,具有较强沟通、协作能力;意志坚强,具有较强的无私奉献精神。”
专家点评:
从简历上的自我评价上看,这个求职者简直就是一个“完人”,基本具备了一切职场人士的美德。
用人单位招聘时看重自我评价主要有两个目的:
一是看求职者适合做哪项工作。比如性格沉稳、做事细致的人大多能胜任行政管理、助理等工作,勇于创新、喜欢接受挑战的人,比较适合做销售等职位,而态度温和有耐心的人适合做客服等工作。
二是用人单位通过日后的面试,对求职者得出一个企业评价,企业评价与简历上的自我评价比较,两者较为一致,说明求职者自我评价较客观,而两者差距较大,用人单位就要考虑求职者的诚信度了。
明白了用人单位看自我评价的目的,毕业生在写简历时就要相对客观地写出自己的突出特点,最好结合职位要求,突出某个能胜任职位的优势。
错误三:只有态度没有结果
毕业生由于没有工作经历,求职的资本除了专业基本只剩兴趣和态度了。在毕业生简历上,往往会看到这样的语句:
“自幼向往记者职业,立志于从事新闻工作。”
“喜欢接受挑战,对市场营销工作感兴趣。”
专家点评:
这些话语透出毕业生只关注自我,自说自话的思维定势。兴趣、爱好是干好工作的前提之一,可是空说无凭,HR喜欢看到毕业生兴趣、爱好的结果。比如自幼立志从事新闻事业的人,在上大学期间是不是掌握了新闻专业基本知识,是不是有过新闻采写的基本训练,有没有在相关的媒体或者校园活动实习,有什么作品发表。没有结果的兴趣和态度,会被HR当作没有相关素质、能力的表现。毕业生们其实不乏类似事例,只是思维没有扭转过来,没有好好地搜集、准备。
资讯来源说明:本文章来自网络收集,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QQ:850873385进行删除。
Copyright © 2014-2018 500d.m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