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自我充电,才能迎接更大的挑战
在10月份的工作中,我开始接触公司网络维护、服务器维护、数据库维护方面的工作。工作的难度对比之前有所加大,对于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我发觉,大学里学习的知识,还不足以应付当下IT部的所有工作。所以,在工作之余,我要看更多的书,学习更多的东西。
加强自我充电,才能迎接更大的挑战,才能为公司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二、列入计划才会让自己对“不急的工作”真的上心
很多时候我会有这样一个感觉,倘若一件不是很急的看似可以无限拖后的事情没有纳入到自己的计划中,那多半这件事情就会因为所谓的“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而被无限拖后,而到了一定得去解决的时候才会去做。
其实,“这件事情重不重要”、“有没有时间去做”都是相对的,关键是自己想不想做,有没有心去做。
有心,再不重要的事情、再没有时间也会抽时间出来做。以“这件事情可以以后再做”为借口去无限拖后,这是人性的弱点。
而恰恰是这些“不急”的工作,往往在潜移默化当中影响着我们“重要”的工作。例如自己办公桌资料的整理,自己电脑工作资料的整理,工作方法的整理等,当然,还有自我充电,以及自我充电过程中对知识的整理。
一日过一日,时间过得很快。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要把这些“不急”的工作都梳理好,然后列入到日常的工作计划中,尽量插空尽快把它们一件一件地做好。能否克服人性的弱点,往往决定着一个人事业的高度。
三、充分沟通才能让工作做得更好
无论一件事情在自己看来做得有多么完美,只要它不符合上司的要求,一切都是白搭。
所以,宁愿做得慢一点,我也要与上司沟通好了,确保做出来的事情与上司的要求一致,才会去做。
这里涉及到了沟通的技巧。啥事都与上司沟通,会让上司觉得自己很没主见,缺乏自我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若遇事很少与上司沟通,很容易让做出来的事情不符合上司的要求。
另外,在沟通的时候,会出现自己的想法与上司的想法不一致。
对于上面所说的矛盾,我的判断标准是以工作的效果为中心去指引我怎样与上司进行沟通。
四、使用更为有效的工作方法,才会让工作更加有效
我每天都会遇到很多事情。能马上解决的事情,我就立即去解决。而在短时间内没有解决的事情,我都会用笔记录下来,或者电脑上保留同事的飞秋对话框,以表示这个同事的事情还没有解决。
就像0A里面的协同那样,每当我解决一件事情,我就在纸上打钩,或者是把同事的飞秋对话框关闭,以表示这个同事的事情已经解决了。
这样做的好处是保证不会把事情忽略了,同时督促自己尽快处理这些事情。
每天我都会看一下事情的清单,以轻重缓急为标准去排序,每天给自己设定下班前必须完成的重点工作,这种工作清单让我的工作效率越来越高。
五、全神贯注,才会让工作更加有效
全神贯注地去做一件事情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我们IT部的工作,全神贯注更为重要。修改流程、编写程序、修复网络……这些工作的逻辑性都比较高,需要全神贯注地去做。倘若在这过程中去看微信,或思维分散去想其他事情,等回过神来继续工作,会发现想回到刚才的工作状态太不容易了。
这里有两个原因:
1、 逻辑思维被自己打断了,想重新回到刚才的逻辑思维,需要重新回顾自己刚才工作的过程,从过程中恢复之前的逻辑思维;
2、自己的工作状态被打断了,想再重新进入刚才的工作状态,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古人说得很好,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就是人性的基本规律。遵从它,才会让工作更加有效。
六、保持一颗耐心平和的心态很重要
重复地去处理一些问题,重复地回答一些问题,很容易会产生不耐烦的情绪。我的工作很多时候要去解决同事们的电脑问题,而同事们遇到的电脑问题,常见的归纳起来就是几大类。
我需要倾听和解答不同的同事相同的问题。
当这样的次数多了,在不知不觉中我的脑海里会出现“我已经跟你说了很多次了”这个潜意识。
而事实上,我是跟不同的同事说了很多次,而不是跟同一个同事说了很多次。我想这也是其他很多职位遇到的问题。
如果自己老是被“我已经跟你说了很多次了”这样的潜意识所影响,在工作的时候就会显得不耐烦,在影响到工作质量的同时也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心态,百害而无一利。
同样,这也是一个人性的弱点。能否克服人性的弱点,往往决定着一个人事业的高度。
七、打造一个更加强壮的体魄,在职场中尤为重要
由于一时的不注意,10月份有两天我是带着感冒的身体回到公司工作。感冒对我的工作效率的影响还是蛮大的。我负责的工作,难度、强度、压力和责任都暂时不算太大。
这两天的工作还勉强可以凑合过去。但是,若以后面对着难度更大,强度更高,压力更大,责任更大的工作,若带着一个生病的身体回到公司工作怎么办呢?
所以要好好锻炼身体。强壮的体魄,能让自己的工作效率更高;处理事情,可以更加绰绰有余;思考事情,可以更加柔韧有余。
资讯来源说明:本文章来自网络收集,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QQ:850873385进行删除。
Copyright © 2014-2018 500d.m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