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北京,两会正酣。
两会代表中,有不少是知名企业家,叫得出名号的商业大佬,基本上都是两会代表。他们每年都会提出不少提案,多多少少跟自己所处的行业有一些关系。
但,并非所有企业家代表都这样,比如宗庆后,比如曹德旺。
宗庆后号称饮料大王,按理说他的提案应该跟饮料有关,不,老爷子的提案很新颖。去年,宗庆后的提案是保障年轻人一个家庭一套经济适用房,堪称呼声最高的提案。今年,他的提案是完善企业全员持股制度,优化收入分配,怎么看都跟饮料关系不大。
曹德旺号称玻璃大王,可是他的提案跟自己所处的行业也没有多大关系。去年,他的提案涉及到企业减税,好歹还跟他企业家的身份扯得上关系。今年,曹德旺的提案让人眼前一亮,希望国家立法对家长进行教育培训,让家长持证上岗。据说为了这个提案,他还亲自到学校里进行了长时间的调研取证。
宗庆后和曹德旺,年龄都比较大,在商界摸爬滚打了一辈子,算得上是老一辈企业家的杰出代表。他俩提案的共同点,就是接地气,务实。
我们姑且不论他俩的提案最终能不能通过,单就他俩的身份和提案内容本身,就足以让人尊重。这跟动不动就要改变世界的那些高大上的提案相比,他们关注的问题很实在,跟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两会上需要这样的声音,人民也需要这样的代表。
一句话:不来虚的那套,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现在的创业者们,就需要两位老爷子的这种精神。
提问:请用一个词来描述今天的市场竞争状况?
回答:激烈,严峻,残酷,白热化,生死存亡,你死我活,只有第一没有第二……
不管你用的是上面的哪一个词或其同义词,都算正确。我们都很清楚,市场竞争,从一开始就从来不是温情脉脉的。
在如此高压的环境下,创业者每天都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怎么活下去?怎么活下去,挣钱呗。怎么才能挣钱,企业得有收入,有利润,能创造价值。
所以,对企业家而言,尤其是刚开始起步的创业者,在谈梦想之前,先正视现实,在规划未来蓝图的同时,先找到一种能创造有效收益的途径,至关重要。
所谓创造有效收益,就是单品就能创造利润。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老干妈,他们售出的每一罐辣酱,都能创造一份利润,卖得多就赚得多。调味品新贵十三香,走的也是这个路子,每一包调味品都能赚几分钱。这就是他们的有效收益。
那么,对于创业者来说,未来的事情谁都说不准,能好好把握的只有现在。如果现在不能找到一条能创造有效收益的办法,能让公司的产品产生利润,能养活全公司的人,再大的梦想也只能是镜花水月。
怎样寻找到有效收益的路径呢,恐怕只能是不断地尝试,用心去探索。
一二三四的具体步骤,谁也不知道,如果别人知道怎么做就能成功,早就上路了,为什么要等在路边来告诉你呢。只有几个大概的思路可以参考一下。
其一:产品本身一定要仔细打磨,得有独特的卖点。
这个很好理解,如果你家的产品跟别人没区别,客户自然懒得搭理你。比如你开一家超市,从商品种类到环境服务,都很一般般,那最终结果就是只能做周边的小生意,维持生活没问题,做大做强基本没戏。
河南的胖东来,也只是一家超市,可是他们在各个方面都做到了变态的极致,于是很多人会从老远的地方赶过来买东西,别家生意清淡,他家门庭若市。
其二:如果单品无法盈利,扩大规模在很多时候就是在挖坑自埋。
不少创业者会有规模效应的思维模式,觉得虽然卖一件产品无法盈利,但是如果能卖100件产品,就可以盈利了,这就是规模效应。
在技术的帮助下,扩大生产规模的确能降低成本,生产一件产品的成本也许是1元,生产一万件产品的成本可能会降低到0.1元,不过这里得有个前提,你这一万件产品能顺利地销售出去才行。
在创业初期,哪来这样的绝对保证。万一这些产品无法顺利倾销,那对公司来说可就是灭顶之灾。
单品无法盈利,规模越大,亏损越多。传统纸媒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一叠厚厚的报纸,售价低至1元甚至五毛,它的成本可远远不止这个数,每卖出一份报纸,报社就亏损一点。当商业广告收益高的时候,这都不是事儿。可是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冲击下,投放纸媒的商家越来越少,于是,发行量越大的报纸,倒下得越快。卖一份就亏一点,神仙也扛不住啊。
所以,最稳妥的办法,是先憋足劲摸索出一条能直接创造有效收益的路,再撕大口子,推而广之。
其三:在无力自保的时候,千万别去奢谈格局。
我在跟很多创业者交流的过程中就发现,他们中有不少人,都有很好的商业规划意识,动不动就是战略布局、生态圈、未来场景等高深莫测的词汇。每当谈及此处时,他们的眼中都燃烧着激情的火焰,似乎能融化一切。
那么,我问,你们现在有什么产品可以盈利吗?
嗯,这个,他们大多会磕巴一下,目前还没有,但未来我们有无限大的可能。
有眼光格局是好事,但是在没有找到立足点的时候就大谈未来,则是不太明智的。就像你看到远方的风景无限美好,可眼前横着一条河,你还没找到办法过河呢,就开始想象到达彼岸后观看风景的兴奋与美好,是很危险的。
万一你找不到船,万一船翻落水了,万一你不会游泳,随便来一条,你就到不了对岸。命都没了,看啥子风景。
高晓松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创业者在走上创业这条艰难的道路时,的确要有看到诗和远方的能力,不然创什么业啊,踏踏实实上班多好。
但是,也不能死死盯着诗和远方,眼前的事情得先苟且住才行,眼前的事儿都hold不住,拿什么去追求诗和远方。
这就是创业者的宿命。
资讯来源说明:本文章来自网络收集,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QQ:850873385进行删除。
Copyright © 2014-2018 500d.m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