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认真做一件事情,却没有做成时,不是方法有问题,就是目标有问题。
这个时候,你会选择改变哪一个呢?
不同的回答,昭示着不同的命运。
选择改变方法,千方百计地要达到既定目标,这个办法不行就换个办法,天无绝人之路啊,最终多半儿能做成,成为人们认可的“成功者”。
选择改变目标,退而求其次也好,曲线救国也罢,通过降低预期值来减少挫败感,最后几乎可以肯定是半途而废,成为反面典型“失败者”。
习惯于改变方法而不改变目标的人,能成事,一定是某个领域的成功者。习惯于改变目标而不改变方法的人,难成事,只能是某个方面的失败者。
以前人们信命,觉得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自己能不能干出一番事业是上天注定的。现在不同了,人们信思维模式,认为成功者们都有一套玄乎的“成功者思维”,什么时候自己学会了这套逻辑,也能成功。
如果硬扯的话,前面关于方法和目标的说法,大约也能算是一种思维模式吧。所谓的“习惯于”,就是条件反射,就是第一反应,就是不自觉地就这么想。
改方法跟改目标有这么大的区别吗?真有。
比如你管理一个营销团队,给销售员下达了月销量100万的达标线。张三的做法是,尝试各种不同的销售方法,努力去完成这个不变的目标。以前的老办法没什么突出的效果,就发掘新思路,憋着一股劲硬拼到底。
李四的做法是,按照老三样行事,发现无法达标,于是跟你讨价还价,“这个指标太高了根本做不到啊,能不能降到50万,那样我就有把握完成了。”
扪心自问,你作为他们的上级,会觉得谁有可能成事,谁是可造之材。毫无疑问,一定是张三。
洛克菲勒出过一本书,《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格鲁夫也出过一本书,《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他们说的都是啥意思,望文生义的简单理解就是,不要轻易改变目标,而要不断改进方法。
这两位都是大佬,也都是成功者,看来要想成事,偏执这个特质很重要。
偏执,看似是一个贬义词,其实在今天却成为了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只要你的目标是正当的,不是祸国殃民、损人利己的,它甚至是一个褒义词。因为偏执,包含着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蕴藏着源源不断的强大自驱力。
美国富豪隔咱们太远,不如说说我们身边的例子吧。
比如戒烟,但凡谁说“我每天少抽一根,慢慢地就能戒掉”这种话,我敢肯定他一定戒不掉。为什么,因为他在改变目标而不是改变方法。戒烟唯一的办法,就是从现在开始,不抽烟。有烟瘾难受怎么办,去尝试其他办法,什么喝茶、吃糖、看电影、让自己待在公共场合等等,都可以试试,那种效果好就用哪种,但底线就是绝不能抽烟。
比如减肥,一开始雄心勃勃定下一个月减20斤的目标,没坚持几天觉得太辛苦,改成一个月减10斤吧。我看也不用等一个月以后看结果了,基本上是成不了的。一旦出现这样通过降低目标来给自己找台阶的情况,就很难成功。
在职场上干事业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你的目标总是在改变,那就相当于没有目标。而一个没有目标的人,谈什么成功呢。只能偏执一点,才有成功的可能性。
打工也好,当老板也罢。人人都会遭遇难关不是。
关键是,当我们遭遇挫折和失败时,一定要冷静地反思一下,到底什么才是我们应该去改变的东西。
如果你选择改变目标,多半还是降低目标,而不是改进方法,就基本没戏。
如果你悬在改变方法,紧盯着目标不放松,则有可能柳暗花明,苦尽甘来。
当然了,事情也不是绝对的,只不过一个的成功概率是20%,另一个的成功概率是80%的区别罢了。
资讯来源说明:本文章来自网络收集,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QQ:850873385进行删除。
Copyright © 2014-2018 500d.m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