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一个五大汽车集团的朋友找我,说想去合资。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不想在这儿混日子了。说这边空间没有,做的事情技术含量也不高,感觉有点虚度,有点浪费时间,不想耗在这儿了。
不知道有多少朋友是这种想法,我问他,想怎么样?他说想去外资或者合资。这事我说说我的看法供大家求职参考。
空间
从空间的角度来讲,其实汽车行业的外资企业和大型国企空间差不多,因为所谓的空间就是未来上升的机会多不多,快不快,而合资企业和大型国企体制都已经很成熟了,机构也已经很稳定了,有大的调整可能性已经不太高了,至少现在来看是这样。
比如:泛亚算是工程界很牛的车企了,但是泛亚就是上升的空间少,几乎没有,里面的人对于上升机会很多处于无望的状态。所以冲着空间去外资已经没有意义了。
薪水
从薪水角度讲,几大汽车集团,其实毕业生的起薪真的不低了,因为这几大车企,要求什么985、211,好背景好学校的学生,给不高根本来不了,也就是刚开始的时候,起薪不会低于外资,加上可能活儿轻松,性价比还是挺高的。
只是你要工作5-6年,或者8年以上,外资企业现在来看因为利润高的原因,确实薪水要比五大汽车集团要高不少,所以从薪酬角度来讲,去外资和合资现在来看还是更好的选择。
管理
从体系和管理水平先进性上。当然外资企业体系和管理水平会更高了,这个从2个角度来说,
第一、外资基因还是有市场化的成分,做事情,讲求经济效益,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讲,基因就更好,我们五大车企就不说了;
第二、外资车企发展和沉淀的年限也远高于五大车企,人家起步早,现在已经到了一个高级阶段。也就是去外资和合资,能学到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流程体系。
而这些外资的优势基本是自主都很喜欢的,为了这些能不遗余力的去高薪挖这帮人,所以这帮人到自主会严重影响自主的工资的贫富差距,这种贫富差距在追求上进的车企中尤其明显,而对于不追求上进的车企中,因为不这么做,所以明显差些。
而我个人感觉未来外资去自主不会是趋势了,不会是未来的常态的,因为现在车企开始发现这帮人真的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好用,那么有用。
打个比方,自己是一辆经济性的低端车,不能指望挖来一个高端车发动机歧管就能改变自己的,别说挖来歧管了,就算挖来发动机,估计也是作用有限。而且那帮外资来的人,存活率很低,很多人做不了多长时间,就跑了。性价比,存活率真的不高,作用有限。
这是我认为的3大区别。
另一面
这里多说一句,分析来分析去,好像外资和合资就更好了,跟说废话一样。而这是我看到的现状,未来我还是更看好自主的发展以及大家去自主发展,从情怀上来讲大家都是中国人需要支持自主,另一方面中国市场这么大,这么多自主奋进追求,总会有一家企业会起来的。
市场总在不断的变化,那些外资巨头们的管理模式运营理念,只是在之前是成功的,现在来看也是成功的,未来就不好说了,市场绝对不会是恒态的。尤其现在多了新能源和互联网这2个搅局者,自主对于中国市场的反应会更快的,这个优势在变化的市场中很重要,所以对于我们来讲,就需要不断分析未来的趋势了,提前跑到风口去,这样我们能随风走的更远。
就比如新能源领域,工资和机会就会多很多,再比如现在有些后进的自主,机会和发展以及薪水都会高于合资和外资。有些人在外资10年还是工程师,如果在有些自主10年就能是高级经理,甚至总监,薪水更高,也更有成就感,不是螺丝或者重要部件而是开拓者。
最后
最后说到,他想去什么宝马中国、福特中国等这些独资企业。我说我觉得这些企业没什么好去的,好不如去合资,我举了一个例子,比如XX中国,XX中国设立的目的是支持XX企业在中国的发展,支持中国的什么发展呢?
早期可能是研发、制造、质量等。但是随着合资企业的崛起很多工作不需要XX中国来支持了,研发在国外,国产化开发在合资公司,制造和质量合资公司自己解决了,要这个XX中国干什么用呢?如果作用很低,未来这个平台必然不会有大发展,那么就更不用谈个人在里面的发展了。
可能薪酬是有竞争力的,可以学习英语,可以感受欧美企业文化和管理,但是具体业务水品我感觉很有限,未来没有市场,一旦经济形势不好,最容易被调整。这是分析,而我有碰到有些朋友就是这个情况,在里面很没有意思。
所以从长远来看,这些企业没什么好去的,还不如去合资,实在一些。当然企业跟企业还是不一样,如果非要去,就得去具体分析,这个独资机构在中国的定位是什么,以及这个定位在中国的潜力有多大,如果大,那么还是值得选择的,但是这种情况还是很少的。
今天就到此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资讯来源说明:本文章来自网络收集,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QQ:850873385进行删除。
Copyright © 2014-2018 500d.m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