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即失业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可是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我们这些鲜翠欲滴的应届生该如何苟且?那些皱的起皮的老鸟又如何偷生?
有个朋友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兴趣做不了导向,如何心甘情愿地从事工作?
开玩笑!兴趣做不了主,还谈什么心甘情愿。
找工作,欲望是最好的红娘。而这之前,首先你要明白什么是“兴趣”。
百度百科解释:兴趣以需要为基础。需要有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兴趣基于精神需要(如对科学、文化知识等)。人们若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感到需要,他就会热心于接触、观察这件事物,积极从事这项活动,并注意探索其奥妙。
兴趣又与认识和情感相联系。若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没有认识,也就不会对它有情感,因而不会对它有兴趣。反正,认识越深刻,情感越炽烈,兴趣也就会越浓厚。
简单粗暴来讲,兴趣就是那个你做起来会爽,做完还想继续做的事儿。
这里要注意一下兴趣和享受的区别。
举个例子:你认为自己兴趣是写作。但是,你又没有能力抒情写意,也没有能力遣词造句。这时候你愿不愿意投入所有业余时间去大量阅读和练笔?如果你愿意,并且你的能力天赋也支持你不断坚持这么做,那么恭喜你,你不但获得了一项兴趣还将其变成了一门潜在的可以让你“发自内心去从事的工作”。
再比如说吃这件事吧,你声称自己是个吃货,你的生活就是各种美食图片转发朋友圈,每天为了舌尖寻觅四方好店,可是,也只是仅此而已。你从来没有想要买来材料调配酱料制作香料,你一点都没有想要洗手作羹汤的自觉,可是看到有人把翻版的名家料理po上网路因此大红大紫,你又各种不忿+嘲讽:哼,也就是我不做……
你已经懒得只能动嘴了,可是人家却是口手并用,最后别人成了美食界的大V,还硬生生的把吃变成了事业,你也只能当空吹落叶。
你要知道,只有把一项活动上升到前面所说的兴趣的标准,这项活动才有可能为你带来收入——因为你的收入就意味着你的付出获得了回报。而只有取得了收入,你才能说自己是在从事这项工作。实践兴趣的过程本身就是奖励。但要把兴趣变成工作,意味着你就不能停留在自high小世界里。
你不能只是消费,你要创造,要分享、要传播 。你要把你在兴趣上投入时间、精力、金钱获得的心得、技能分享给你的同好,给他们提供价值。当你把从兴趣中获得的乐趣、感动、激励通过创造性出口传递出去,影响的人越多,这件事变成工作,给你带来收入的可能性越大。
把兴趣变成工作的好处是你不大需要用到自制力去逼自己努力坚持。可能别人觉得你花了很多时间在工作,而乐在其中的你并不会觉得辛苦。我工作以来,好多晚上都在加班,但是我心甘情愿而且乐在其中。
在我看来,我老大、我同事愿意把工作交手给我,那是因为他们看中并且认定我有这方面的潜能,我已经快23了,可是我还在做着一些我认为很基础的工作;可是我已经快23了,难道我还不要赶快为我的工作打基础吗?我前段时间每天一个人加班到十点半,我家人却从来不责备,相反,我妈妈和我叔叔说:年轻人多做一点不会坏的。
把工作变成兴趣,你的专业程度会被别人打分。这种打分如果低于预期,你的自尊就可能受伤。在这一点上,我是任性的。
我跟我老大范少要求说:“你不许批评我,一定要夸我!”当然,该批评的范少还是批评,但是他事后会主动跟我解释“批斗”我的原因。
但另一方面,如果你能接受这点打击,那这其实也是「以兴趣为工作」的一个好处,本能的喜欢和投入,加上来自外界的真实反馈,会促使你不断打磨技艺。你就有机会在你有兴趣的领域,做得越来越精通。这种成就感会很美妙。
前段时间回学校拍毕业照+答辩,好多同学知道我目前的工作都很隐晦地劝我重操旧业当翻译。其实他们担心的,也正是我之前所担心的——那我按照兴趣去做,如果失败怎么办?
失败了也没关系啊。我们对一件事情有兴趣,并不代表我们在这件事上一定有才华,能做成,失败了很正常啊。而且当你努力尝试过,发现不行,你会比没试就放弃少许多遗憾,你不会觉得亏欠自己。
退一万步来说,假如我真的成为了我们团队的“弃子”,我还有选择。而且,我坚定地认为,我所在的团队,是爱护我的,是愿意把所知一点一滴传授给我的。这不是盲目自信,而是,那根无形的红线连接了两端。说我不够理性?那我给你一个理性的态度——不去追求符合理想的最优解,去追求符合现实的次优解。
日本作家松浦弥太郎说过一句话,我很喜欢——成功的反面不是失败,而是什么都不做。在追寻兴趣的路上,你要相信“功不唐捐”,就如乔布斯所说:“有一天,当你回望,才会发现之前的那些点都连成了线。”
顺便说一句,你的兴趣小众、冷门、不被他人认为“高大上”,很多时候并不是坏事,反而是好事。因为这意味着,竞争者少,你容易脱颖而出。
最后,去做吧,没错的。
资讯来源说明:本文章来自网络收集,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QQ:850873385进行删除。
Copyright © 2014-2018 500d.m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