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在职场上找到自己的兴趣有多关键

来源:五百丁 作者:一道小编

在职场上找到自己的兴趣有多关键.jpg


看到一句话,挺牛的:

 

今天上班了,明天还想上,这叫事业。

 

今天上班了,明天还得上,这叫职业。

 

想,是主观意愿,得,是客观无奈。

 

想上班的朋友,心情是不错的,人是清醒的。而得上班的朋友,心情是一般的,人是迷茫的,唯有工资,能给你出门的动力。

 

无需隐晦,如今的职场上,迷茫是一种普遍状态。

 

想解决问题,那就先找找原因吧。

 

之所以迷茫,是因为没有明确目标;

 

之所以没有明确目标,是因为不知工作有何意义;

 

之所以不知工作有何意义,是因为不知想要什么;

 

之所以不知想要什么,是因为不知兴趣所在。

 

去除中间的推论环节,大致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为什么你会觉得迷茫,是因为你不知道自己兴趣所在。

 

尽管人人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可惜的是,很多人并不清楚自己到底对什么感兴趣。这个也可以,那个也凑合,如果按照百分制来打分的话,60分到90分的事情还是蛮多的,但就是不知道100分的那件事是什么。

 

从小到大,很少有人会问我们你对什么感兴趣,包括我们自己。指导我们前进的,都是别人的看法,唯独没有自己的想法。

 

昨天在跟小伙伴们讨论业务的时候,有人说了一个普遍现象,现在的孩子,但凡有点条件的,基本上个个都会学钢琴,不管有没有这方面的天赋,据说,中国学钢琴的孩子已经超过了4000万。

 

我敢肯定,这些孩子中,真正有音乐天赋的人并不多。孩子们的父母在给孩子报名学钢琴之前,基本上也不会真心问孩子喜不喜欢钢琴,只是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在学,所以自己的孩子也不能不学,否则就会落后。

 

也许,这些孩子中会走出来一个郎朗或者李云迪,但收获总是要付出代价的。因为被迫从小学钢琴,我们可能扼杀了两个韩非,三个卫青,四个魏征,五个李清照,六个解缙,七个曹雪芹……细思极恐。

 

现在推崇创新,影响创新的因素有很多,但我认为兴趣是最大的一个。

 

总是看到各种各样的分析报道,说中国这么多人,为什么获得诺贝尔奖的人那么少,就是因为中华民族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甚至把这归纳为民族劣根性。

 

胡扯!

 

麻烦有这些观点的人去学学历史,从春秋时代的诸子百家开始,到明代中期的王阳明心学,中国在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里,都是最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民族。如果那时候就有诺贝尔奖,一大半奖项都会被我们的祖先拿下。

 

这从来都不是什么民族劣根性,而是暂时蒙尘了。就像北京的天空,蓝天白云几千年,雾霾笼罩现如今。

 

清澈了几千年,为啥现在就蒙尘了?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在光怪陆离的现代社会,我们迷茫了,忘记了如何去追寻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

 

一直活在别人看法中,就很难找到自己的兴趣。在兴趣了了的前提下,创新就显得格外艰难。

 

既然兴趣这么重要,那要怎么去找到它呢?

 

对不起,我跟大家一样,不知道。

 

不过我听说,在心境平和、头脑清醒的时候,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是一件值得经常做的事情。

 

不管你是上班族还是创业者,不管你是基层员工还是公司高管,不管你是寒门子弟还是世家后代,这么做总是有好处的。

 

我以为。

资讯来源说明:本文章来自网络收集,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QQ:850873385进行删除。

Copyright © 2014-2018 500d.me. All Rights Reserved.

个人中心 - 加入我们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粤ICP备14072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