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进入一个行业,掌握这3点你就走在别人前面

来源:五百丁 作者:一道小编

进入一个行业,掌握这3点你就走在别人前面.jpg


最初进入一个陌生行业,看到一堆陌生术语,是从最基础的开始学起,稳扎稳打,还是立刻了解最新行业进展?


本文作者会通过多年经验告诉你,了解一个行业,方法比时间更重要!


我算是学工科出身的,在接近五年的工作中,先主要在电力行业做管理咨询,近两年前到通信行业做战略分析现在做产品经理,属于对科学技术比较有兴趣的那一类人,因此对于行业学习方法的探讨,会集中在技术、产品相关行业,尤其以我相对知道一点的通信行业为主。


了解一个行业,从我所在岗位的角度来看,


目的之一是能够分析市场趋势、了解客户需求及竞争态势,进而制定市场与产品战略,在产品开发计划上和研发一起做出决策。


要在这些方面做出判断和决策,一方面当然是要不断对市场的最新动态保持跟踪,另一方面同样重要的是在这之前要对这个行业有所了解。


需要了解的有两方面:


1. 这个行业的技术与产品,以及相关的政治、经济、社会影响因素,称之为驱动因素(driving factors);


2. 这个行业的供应商、竞争者、客户,以及客户的客户,他们的主要产品、市场份额、市场地位、优势劣势等,称之为市场生态环境(ecosystem of the market)。


对于技术驱动的行业,如计算机软件、通信、生物,了解其技术和产品是了解这个行业绕不过去的一关,而且又是最难的一关。行业中的政经、社会因素,以及产业链里参与者的态势调研起来相对直白,这里用主要的篇幅来谈怎样去了解一个行业的技术和产品。


我上大学时,学校里有一种风气,平时不怎么学,到了期末开始前突击看两天书,然后考试照样拿高分。我试过,失败了。后来到了管理咨询,这个行业盛行的一种说法是,一个咨询顾问,对客户所在的行业可以什么都不懂,扔到一个行业学几天后就可以开始跟客户谈笑风生,指导客户的业务,我试过,很吃力。当然,聪明人很多,不过这种风格并不适用于普罗大众。


学习任何一样东西,所需要的最低时间,跟三个因素有关:


1. 要学到的广度和深度。比如要学到电力分发输配售这四个环节很简单,要深刻理解某个客户在运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就很难;


2. 这个东西本身的难度。举例来说,通信比电力要复杂很多。有高中物理基础就可以理解输电过程中P=U*I,可以理解变电原理,可以理解为什么远距离输电需要把电压做到很高;但是要理解通信中最基本且无法绕过的频率这一概念,要懂傅立叶变换,这个在大学的微积分后面的级数里才会接触;


3. 学习者本身的理解能力,这个无需赘述。


学习任何一个东西,上面的三点决定了需要的最短的时间,所谓的捷径、方法等等,只是能够让人少走弯路,尽量逼近这个最短时间。在我经历的两份工作里,从初次接触到能够掌握应付工作所需的行业知识,大概需要一年半。


我所在公司做的产品是类似U盘形状大小的光收发器,用于光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这是通信系统里的一个重要部件。


现代的通信系统里的大多数设备,终端的PC、服务器、手机,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本质上都是一台台计算机,“计算机”的芯片只能处理电信号,即一个个高低电平;通信设备之间的传输,到现在,尤其是高速传输,主要都用光纤,用波长从850至160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人的可见光波长在390-780纳米之间)来传输信号,因为光纤能支持更高的速率,且作为一种通信传输介质,综合性能比铜线好很多。


光收发器就用来在电信号的“计算”与光信号的“传输”之间进行光电信号转换,充当二者的桥梁。光收发器最基本的两个参数是传输速率与传输距离(光信号作为一种电磁波会在传输过程中衰减,所以其传输距离有限),了解客户对不同速率不同传输距离的产品的需求是在分析这个行业最基本的要求。以这个行业为例,了解一个行业有如下几个基本方法和原则:

 

以这个行业为例,了解一个行业有如下几个基本方法和原则:

 

一、分阶段选择教科书、论文、行业人士写的通俗读物作为学习材料,能实际接触产品本身最好。

 

要了解市场对于传输速率和传输距离的要求,要学习4个阶段的东西:

 

1. 通信的基本原理 - 学习方法:行业人士写的通俗读物帮助入门,教科书打牢理论基础

 

用傅立叶变换将信号的时域表达转换为频域表达,接触信号的频率这个概念,进而了解通信传输介质的带宽;通过香农定理把传输比特率和传输介质的带宽联系起来C=B*log(1+S/N); 了解我们生活中的各种信息,声音、文字、图像是如何被 转换为二进制数字然后进行传输的;了解一个个用高低电平表达的二进制数字是如何通过“调制”,被“加载”到光纤中的电磁波进行传输的。

 

这个阶段主要需要看教科书,比如Andrew Tanenbaum 和 David Wetherall写的《计算机网络》一书就很好。

 

教科书的特点是逻辑严密,但写作技巧稍微不够巧妙的就会写成一堆堆数学公式,让人眼花缭乱,比如《光纤通信技术》这本书。一些在行业里实际工作过的人写的书,比如贺春雨的《大话传送网》,用大白话把深奥的概念讲的很通俗,可能很难让人建立起严密的理论基础,但是能让人理解很多概念,管用。

 

2. 网络的基本概念 - 学习方法:同上

 

通信的本质是要各个地方的人和设备要组成一个网络来通信。一封电子邮件的文字,被计算机转化为一串二进制数字,在一串二进制数字在从成都传到上海一个公司的朋友处时(假设其直接从成都到上海),先在成都被打散成为若干个数据包,每个数据包分别加上了发件人的地址和收件人的地址(IP地址),这些数据包各自可能经过不同的路径到达上海,有的经西安、郑州、徐州、苏州,有的经重庆、武汉、南昌等,数据包到了一个地方,这个地方的设备(路由器)根据收件人的地址决定把他下一站转发到什么地方,这个是路由的过程;数据包到了这个公司后,公司有很多台电脑,他们通过叫做交换机的设备相连,数据包到了交换机,被加上这个朋友电脑的地址(MAC地址),然后交换机根据这个地址决定把数据包转到那一台电脑,这个是交换的过程。


包含路由与交换在内的一些概念是通信网络的核心之一,学习他们的方法与学习通信的基本原理一致。行业人士的通俗读物把学习者领进门,用通俗语言讲明白概念,然后学习者再通过教科书补牢基础。

 

3. 客户的设备、我们自己的产品 - 学习方法:行业人士写的通俗读物,客户的产品介绍手册,实际看一看产品

 

这些资料在客户的官方网站上很多。通过学习客户的产品,了解其结构,了解我们的产品在客户的产品中的位置,对于掌握客户的需求至关重要。

 

比如客户的设备如果是超薄型的或者高密度的,那么对光收发器结构件设计以及散热能力的要求都会与一般不同。当然能够实际见到客户的产品是最好的,百闻不如一见。需要注意的时,工业界的产品的介绍,一般在教科书里不会出现。比如《基因的分子生物学》这种教科书里不大可能会介绍基因测序仪里有什么部件,各个部件长什么样子,构造是怎样的。除了客户的产品手册,行业人士写的通俗读物里也会有业界产品的具体介绍。

 

比如在通信行业里经常遇到的一个概念:单板(line card), 我见过的教科书里没有一个提到什么是单板的,但《大话传送网》里详细介绍了各种单板的种类和作用,某些大学生写的论文里还会介绍单板内部具体有哪些芯片。

 

4. 网络架构、物理布局 - 学习方法:网络运营商的网络介绍、业界的论文、实地勘察

 

通信设备要被安装到一个机房、城市、省、国家的不同位置,他们的物理布局决定了光收发器需要传输多远。如果只在一个小区内,那么10公里足够;如果在跨了郊县,一般要40公里。同时,在网络架构的不同层次中,速率会有不同。一般越靠近核心网络的地方,速率要求越高。通过了解客户的网络架构,可以计算不同速率的产品各自的数量,为我们掌握市场的需求提供依据。一般用Google或百度一搜“网络架构”四个字,就能出现很多的图片,

 

这些图片在我看来只是“示意图”,根本不足以反映真实的网络是怎样的,对网络架构的了解绝不能停滞在这种大而化之的原始阶段,我们需要看到设备具体是怎么摆放的。

 

需要了解的是客户的实际网络中,有多少台服务器,多少台交换机,他们具体是怎样连接起来的。有时,业界的研究人员会通过论文的形式,详细介绍。

 

比如,Google和Facebook就发表过几篇论文详细介绍过各自的数据中心的网络架构。除了抽象的网络架构,一台台设备具体怎么样布置的,同样重要,因为知道了他们才能估算传输距离。这种信息,如果有机会实地走访一些机房、数据中心会非常好,如果不能,某些公司会通过youtube视频对其设备的物理布局方式做粗略介绍。

 

当然,实际的学习过程不可能严格按照上述1、2、3、4的过程来进行,只是需要把这4点都覆盖到。

 

大部分的行业知识,越接近基础的部分,刚开始看起来越枯燥越没意思,反而是学到前端的应用层面遇到瓶颈再反过来复习时才能发现基础知识的用处。

 

一年半之前最初接触通信网络时,我选择的从网络架构/物理布局开始,那时候只知道有交换机这个东西,不知道它具体的工作原理。后来随着工作的需要以及好奇心的驱使,通过翻阅论文,了解到其内部结构,再通过学习《计算机网络》了解到计算机网络层次,以及交换、路由等具体是怎么回事。再后来,返回去看傅立叶变换,奈奎斯特采样定理,以及《编码》这样的书籍等等,充实理论基础,才觉得基础牢靠了。

 

二、要真的从事某个行业,基础的知识比时髦的词汇重要很多。

 

各个行业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新的时髦词汇出现,以刺激市场的兴趣。比如“软件定义网络”、“大数据”、“框计算”、"O2O"、“生态”等。不过,如果不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层次及其工作原理,以及网络设备的现状及发展历史,并不会理解“软件定义网络”后面的意思是什么;从十几年前到现在,出现了“数据挖掘”、“商业智能”、“大数据”等多个词汇,其实如果打开介绍他们的书籍,讲的东西差不太多:数据清洗、相关性分析、聚类、分类(贝叶斯网络、支持向量机)等等。

 

从一个朴素的观点来看,

 

我们已知的事物,无论其如何复杂,差异如何大,最终经过分析后,都可以追溯到n个基本的事物,这n个基本的事物,每一个都有m个不同的状态;那么,这n个基本事物,就可以最多形成m^n种不同的情况; 如果不抓住本质,仅关注表象,就会有限的精力分散到这m^n种事物上去,要么疲于奔命,做事情A的经验无法推广到事情B,能做的事情非常狭窄;要么教条主义,把事情A的表面经验强加到事情B,导致错误。

 

孙子兵法里说,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同理,概念、风潮可以有m^n那么多变,其实本质就这么n种事物。把这n种基础学会了,可以通过自己的灵活组合形成多种变化。

 

如果一味追踪时髦词汇,不花心思去抓住根本,打好基础,基本上风潮一变就没辙了。在工作中我曾经跟客户就许多“高端概念”谈笑风生过跟多次,细细反思起来仅仅这些东西对客户和我自己都没有带来什么真的好处。

 

Deep learning很火,我目前不知道它是做什么的,也并不着急去学习,但我相信学好了概率统计,学好了机器学习的基本内容,再去学deep learning会很快,之后再出现新的技术想学也能不那么慢的学会;掌握了编程技术,不仅可以设计deep learning的数学模型,还可以把它实现成软件来真正做事情。掌握了数据结构和算法,了解了计算机架构,熟悉了一种编程语言,再学新的计算机语言,解决新的问题,也会比较轻松。

 

三、面对一个复杂的行业从何开始了解起?

 

进入一个全新的不了解的行业,各种术语完全没听过,专业书籍茫茫多,怎么入手?计算机、通信这两个领域在大学里面各自都有专门的专业,四年课程满满,没有学过的人怎么了解这个行业?从实践经验来看,有三种方法比较有用:

 

听取有经验者的建议,抓住几个关键的点作为骨干

 

比如学计算机科学,知乎上有个叫萧井陌的用户说,编程入门要先学会一门编程语言,再了解计算机架构,然后还得学数据结构与算法。我遵循了他的建议,学习了Robert Sedgewick的Algorithms了解算法并学习Java,看Elements of computing systems了解计算机从逻辑门到操作系统这一整套的架构。此后再面临其他的内容也不会畏惧。

 

在工作中从应用层面剥洋葱一样的一层一层往里学

 

即前面谈到的学习通信行业知识的方法。

 

通过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深挖一个点,其他的先不管

 

我并不建议抓住教科书深究一个章节学到底。比如,并不建议抓着仅仅抓着《计算机网络》里以太网一章狠学,这样学了可能可以懂基本概念,但实际用处有限。在实际应用中领会到的知识和技能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比如,看到MIT某教授写过一篇论文,介绍如何应用机器学习技术帮助纽约的电力公司预测地下电缆故障,深入研究并理解其内容,再用Python写一个程序实现之,对什么是机器学习,信息分析的本质能有深刻的认识。

 

边做边学

 

如前所述,在工作中实际遇到实际问题后,反过来学习一些行业知识,往往是最有效的方法。为公司解决实际问题的愿望带来的驱动力往往远胜在学校中学习书本知识的动力。进入一个全新的行业,看到大部头的教科书太头疼?那就换一本教材,通过一个个编程的小例子把知识串起来,会更快更有效,等哪天感到基础理论不够了再去看大部头。

资讯来源说明:本文章来自网络收集,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QQ:850873385进行删除。

Copyright © 2014-2018 500d.me. All Rights Reserved.

个人中心 - 加入我们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粤ICP备14072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