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2016大学班主任工作散记:言一行总关情!
一直以来,对大学教师都怀着尊崇的敬意,也同时怀着对大学生活的爱慕和不舍,最终选择留在了大学。以自己十几年的求学生涯来揣度,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什么样的班主任才是好的班主任呢?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但笔者一直在思考着。
因为,自己的命运恰是因为遇到了一些好老师而发生了几乎无法预料的前进,而自己的人生也因为遇到了一个好班主任而发生了转机,所以,当一个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做一个让学生愿意亲近而能够永远记忆的好班主任是我到大学一直的梦。
俗话说,当局者迷,而旁观者清。当初,作为大学生时,对何谓好老师、好班主任好像有很清晰的认识,一旦自己担任了,却无法真正的明白甚至会迷失在授课以及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
虽则,现代社会,教师的神圣感,包括对学生特别是大学生的人生影响力不如过去那样的突出,但是,一个老师的一节课、一次座谈,甚至一句话,也许会无形中影响乃至决定了一个大学生的命运。
所以,教书育人是天大的事,所谓教育无小事,真正的大意不得。坦率说,从任教以来,笔者每每都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职业,唯敬唯精,才不致遗憾和良心不安。教师是一个依靠良心和培养民族良心的职业,何来容易呢?
教育不仅在于教书,也不仅在于管理,更在于教学、管理、生活的各个环节任何一个会影响到学生的任何人和任何事。大学的班主任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角色,而且各个学校的定位也差别很大。
以笔者在中国计量学院工作和接触的实际来观察,直到今天,大学生班主任仍然是也应该是连通教师、行政、社会等各个环节的中介、桥梁和枢纽。不同于学校领导的是它的角色有平等性和亲切性;不同于任课教师的是它的角色有服务性和日常性;不同于行政和学工的是它的角色有全面性和柔和性。
而根据两年多班主任的工作经历以及在法学专业带毕业班和大三班主任的具体个案为观察框架,笔者认为作为大学班主任,其角色、态度、职责、工作等可以浓缩为十六个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本文拟把班主任工作的诸多方面结合到这十六个字进行一个不具有普遍性,但也不是毫无抽象性的分析,其中也许有些方面不一定符合经典教育学理论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但某种程度上,这是笔者教学和育人理念驱策下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的选择,让本文成为引起进一步理论探讨的抛玉之砖吧。
一、晓之以理
从事大学班主任工作要首先明确几个前提:
第一、工作对象是大学生,而非中学生,同时要关注现在大学生作为新新人类的新特点,如叛逆、浮躁、后现代性、反理性及厌恶说教等;
第二、工作的内容是教育、管理和服务,而非单一的事情,它涉及到学生的学习、思想、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等各个方面。
是故,对于大学生,作为准知识分子,他们不是兵,而秀才最大的特点是讲理。个人认为,作为大学班主任,这涉及到:第一,讲哪些“理”;第二,如何讲理?即如何“晓”。
(一)“理”论
笔者认为,对于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大学阶段要讲的理不是完全相同的,但是,总体来说,包括学习之理、生活之理和社交之理三个方面。
1、学习之理
大学生,无论以何为理由,其核心是“学生”,因为有不懂、不知的“生”(生可指不熟悉的生,也可指人生道路的生、生活办法的生等),所以要“学”。大学生的目的是学习,但是两个问题总是解决不了:第一,怎么对学习有兴趣?第二,学习什么?
那就从日常的班会、座谈会、走访寝室等方式来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对知识和学问产生兴趣吧,以培养他们对智慧的热爱。比如,以解释“理”的字面道理为例:理者,里王也,即如果想有理,则必须从内部,从自身找资本,内王才能外圣啊。引至《论语》,有一篇“里仁”,何意?
是指自立,只有自立才能立人啊。这些理解很智慧,从何而来,从孔子的那本书中来。类似的谈话都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但,问题的核心是学习什么?以我观察,当代的大学生,具有独特的从事某种活动的才能,但缺乏系统学习和阅读路径规划和实施的能力。是故,对于当代大学生的不成熟或偏科性成熟不能无为而治。
倒过来谈,对于大四毕业班的学生,我在开学第一周必然召开一次班会,主要是明确毕业年的核心任务:第一,论文相关知识的学习,重在向研究性方向过渡;第二,核心的是考研的学习和找工作、考证的学习。
这个方面,我从自己的经验和引入其他人的经验等角度,给学生做一个学习经验的研讨会,英语、政治、专业课如何应试?公务员如何准备?考证如何把握?等等。甚至,连学习的时间规划等都要介绍,比如,我就把自己比较得意的“学习任务分段完成法”介绍给学生。
每个学年开始的动员很重要:大一要讲如何度过四年的大学学习生涯;大二要讲如何培养专业感和选择的趋向;大三就要规划考研与否的学习内容了,等等。然后,还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规划其学习的内容和规划,提供个性化服务,让每个学生明白他自己的“理”是什么,应该如何去学习。
2、生活之理
有人认为,大学生既然已经成人,生活就不用去关注了,让他们具有“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吧,不要干预他们的生活,特别是诸如爱情等。其实,不然。比如,大学生谈恋爱,是否限制,如何导向,其实不是问题的核心,核心是要让学生知道爱情的“理”是什么。
其实,爱情的“理”在于恋爱要能够使你的学习、生活和日常更加幸福和美好,而不能因为爱情把一切事情都搞得一团糟。
有个学生网恋,以笔者观之,不能有结果,而且很影响学习,因为一个天南,一个海北,太远。那,如何解决呢?不能去硬性拆散人家,更不能说你们成不了,学生有逆反心理啊。
正好她准备考研,我就建议她以该男生所在地的学校为目标来复习,并建议她和男友约定彼此监督,每天限制联系的时间等,订个约定,把爱情的放任变成彼此的监督。因为,大学生不知道爱情是阅历,但也最耗费时间,尤其是大学的大好时光。
大学生的生活之“理”,笔者认为核心的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生活态度。以笔者观之,许多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很不健康,这种不健康并非是所谓的堕落,少数例外,主要是指饮食起居的不科学:晚上熬夜打游戏,白天上午睡觉,不吃饭,不锻炼,学习也不能从长计议,总是一曝十寒等等。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诫学生生活的“理”就是健康、卫生、科学。
3、社交之理
大学生的社交主要包括与同学的交往、与师长的交往、与社会人员的交往。而大学生不善于社交、封闭等核心原因是他们不懂得社交之理。《大学》言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而对于大学生最小的家,笔者认为是一个寝室,所以,寝室的社交之理是第一个社交之理。
笔者曾经根据男女寝室的特点,做过关于搞好寝室关系的班会和座谈会,并告知,真正对一个人影响或学习到最多的往往是室友,有云:“观其友则知其人”就是这个道理。
让学生明白,你的室友是影响你最深刻的人,不进行良好的社交行吗?同时,许多大学生的悲剧也往往会从寝室里爆发出来,当然,也会因和谐的寝室氛围而被消解。寝室社交是基础,把握此点,可以解决一半的学生生活乃至学习问题。
一个大学生如何去社交,主要是让他们培养出“open”的为人处事态度。当然,修身才能齐家,重要的还是修身。而对于寝室社交之理的培养,班主任的工作途径最佳的当然是深入到寝室之中,观察、思考,然后因人而异,进行教育。
(二)“晓”解
大学生的道理、学理弄清楚,如何让学生晓呢?这是关键。大学生最忌讳说教,而且有反理性的特点。说理易成为说教,变成所谓的讲大道理,而其实这些都是“大道理”,问题还在于如何“讲”?大道理可以讲成小道理,因此,落脚到“晓”。
从字面看,它是指日见尧,或日日见尧,尧可指圣贤之道,也就是每天都要思考、关注圣贤之道。此外,晓还指天刚亮的时候,从这两个角度,笔者认为“晓”之以理是指让学生自然而然的,潜移默化的、于无形中明白“理”。
对待学生,应该学习孔子教育的方法,道理有时候就如刚天亮的时候一样,不可明言,也不要点明,大学生重在点到为止,而不是以真理的掌握者一样居高临下的来教育、教训学生。要采用商榷的口吻、平等交流的方法来让学生明白许多道理。比如,有个学生迷恋网络,她自己也知道天天打游戏不应该,但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
如何让她“晓”控制之理呢?我采用几步来解决:
第一,告知其实我自己的自控力也不行,读书时一度也呆在寝室上网耗费时间,即玩乐的习性每个人都一样。
第二,如何解决呢?我说你先不打游戏,可以在网络上看看电影,为了控制自己,不如每天把自己放在教室里面,不到什么时间不回去。最终,逐步的解决沉迷网络的问题。
二、动之以情
情理法从来都是彼此关联的,法是基础的理,理是抽象的情,情是具相的理,本质的法。大学班主任应该满怀着对学生的热爱,满怀着对教育的热诚,满怀着深厚的情感来对待自己的学生。而,笔者在担任班主任的过程中,发现与学生之间在不同场景下表达出不同的感情,要建立不同的情。
(一)“情”分
1、师情
班主任首先是教师,教书育人是天职,所以,与学生之间建立的第一类情是师生之情。作为一个教师的角色,班主任要以学问的传授者身份和学生建立尊重知识的教育之情。即,学生涉及到知识的问题、专业的问题,甚至其他专业的问题,都愿意找班主任交流,作为自己的事业导师、人生导师,只有具备师傅的知识、学问、智慧,才能让学生产生师情。
班主任对待学生只是“善”还不是很完全,必须能够交给学生“真”,即知识、智慧。
2、亲情
班主任有时候就像学生的父母一样,对学生的生活要时刻关注,要关注他们的成长,让学生觉得对待班主任,就像孩子对待父母一样有一种依赖感、亲近感和安全感,许多事情都愿意向你倾诉,并期待着你的关爱。
学生把和班主任的交流和共处当成一种家庭式的相处,学生和班主任就成了一个大家庭。比如,笔者曾经说过,作为一个班的班主任,我就要充满对你们的感情,如果你们受到不公正待遇、遇到问题,你们要和我这个家长说,一切问题,都要和家长谈,寻找家长的帮助。久了,学生会把你当成亲人一样,许多工作也好做了。
3、友情
班主任不仅是学生的老师、父母,也同时是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建立友谊,便于和学生进行平等的、互相信任的交流,这样也容易真实的关注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的变化。笔者在担任毕业班班主任的时候,曾经在学习之余和不少同学进行其他事情的合作和交流等。
比如,走访学生宿舍,看到他们有象棋,于是就和他们走上两盘;有时候,和他们一起打球,甚至一起吃饭,聊天。这些都是建立友谊的途径。有几个学生,对考研还是工作比较犹豫,我于是以比较客观的朋友的口吻和他们探讨,什么样的选择才是最合适的选择,我们彼此之间会站在客观的立场进行交流,最好能够做出一个合适的判断。
(二)“动”情
师情、亲情和友情,如何培养?关键是动。动是指“力云”,就是下功夫去沟通、下大力气用心去培养的意思。动情关键是“真”,只有真正的发自内心付出了真情,学生才能和你建立师情、亲情和友情,所谓用真心交换真心嘛。动如风、动如云,所以,动之以情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需要循序渐进、长年累月的去慢慢培养。动情的方法笔者认为主要有:
1、畅谈学问以建立师情
笔者曾经就专业的问题和自己班的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探讨和沟通,甚至为此还进行辩论。此外,涉及到社会知识的培养,笔者也比较注重,比如在笔者担任辩论会指导教师期间,就对本班和其他班有潜质的学生进行了个性化的指导。
同时,对于每次辩论会的活动,无论什么主题,笔者都和学生利用头脑风暴法来凝练辩论的主线,交给学生辩论的技巧和人生的技巧。笔者最为反对的就是许多对学生“诛心”的否定评价,有的甚至涉及到某种程度上的人格毁损,尤其是不能对学生一棍子打死,不教而诛,师之过。所谓子不学,师之惰也。
学生只要不学习,一半的原因就是老师的责任。所谓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之一也。何为英才?其实,如果老师都无法发现,或者把许多学生都归入庸才,你如何能够教育出英才呢?建立师情最大的忌讳就是自以为是的唯我真理的姿态,这样其实是自卑的表现。
对于学生,就是要引导他们发现真理,甚至不要告诉他们真理,和他们共同去发现真理,处在一个平等的角度才能碰撞出真理,也才能教学相长。
笔者一般通过和学生探讨读书心得、写作心得来培养学生对班主任学问上的尊重。其实,班主任人格魅力的建立,最核心的就是学生在知识学问、智慧才学、判断经验等方面对其有足够的认可和信赖,这样学生自然尊重班主任,一个好班主任不能仅仅是会爱护学生,还有能够传道、授业和解惑才行。
2、融洽生活以培养亲情
班主任就是学生在班级这个家庭中的家长,作为家长,如果不能很好的融入学生的生活,则亲情会缺位。比如,笔者为了毕业班考研的需要,曾告诉学生可以到家中,做饭给他们吃,以改善他们的营养,学生很愿意参加这样的活动。
他们甚至到班主任那里就像到家一样,自己动手,做菜做饭、洗碗拖地,其乐融融。笔者也会经常关注他们的身体和健康,比如,有学生生病,必时刻关注,并且安排学生轮流陪护,让她感受到家的温暖。
再比如,有的学生毕业后工作中有不顺心的事情,到笔者这里倾诉,其实他的期待就是你像一个家长一样开导他、帮助他,笔者会想方设法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经常通过电话、谈心、开会,网络等途径传达对学生的关心,时刻关注他们的事情,时刻都在背后支撑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在学生的蓝天上撑起一个关爱的大扇。当然,融入学生的生活不是介入、不是不和谐的干预,要春风化雨的进入到他们的圈子,才能使学生倍感亲切。
3、平等沟通以加深友情
班主任和学生建立友情的误区在于和学生不分彼此,称兄道弟,这样势必危及到教师的权威,师情和亲情也会因此失去。对于大学生,班主任不能和他们建立所谓哥们的友情,甚至有时候会违反原则而讲情讲义,这是不妥的。
友情建立在平等、宽容、尊重、独立等基础上很重要。对待学生,友谊中会有问题,学生也会说错话、做错事,其实没有必要封人言路,要巧妙的引导。如果学生一出错就猛批,以后他不会再把你作为朋友,对待朋友要“宽以待人”、“推己及人”才行。毕竟,他们的阅历和学养还不够成熟,不可能对很多事情都能够做出很好的判断。
比如,有个学生就给我谈到,他觉得很多事情都是忽悠,都是吹牛,根本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我就引导他对知识和人事等有积极的评价,不能完全消极,要分割处理,的确有的人是忽悠,但是我们不能忽悠,我们对待有些事情必须严肃,不能游戏人生等。有的同学说自己对某些老师的授课水平很怀疑,甚至觉得这老师不懂教学等,作出了一些过激的行为。我就告诫他,首先你做出的行为本身非常不对,因为你起码的一点没有做到:尊师重道。
此外,教师的风格作为学生是否有不适应呢?是否也应该从自身找找原因呢?笔者又让他从教师的角度想想,这样做合适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嘛。对待这样的事情,我以朋友的口吻,坦诚而严肃的批评和告诫学生有些做法是不对的。
学生会信赖你这个朋友,从而做出正确的改正,逐步走上良性的发展轨道。
三、导之以行
大学生最大的问题是说到做不到或说和做很不一致,即知而不行、知而难行。陶行知曾经有从先知后行到先行后知人生观的转变,可见,行是知的前提,并具基础地位。学生言行不一的原因主要的是他们自律能力的缺乏,这种缺乏恰是班主任工作设置的价值所在,也正是大学教育要解决的问题所在。
大学必须让学生养成言而有信,行而有果的人生态度,这样才能真正的把学生培养出来,也就是说学生只有学会了以“诚信”的态度来行为,才算大学学到了。
从这个角度看,大学中许多教育的实践不是甚至不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而是通过大学的所有媒介、环境和文化来培养学生的学问。班主任“导之以行”的任务是非常重的:大学生需要引导的行为有很多,而这些需要做的事情,往往由于他们知识的限制、眼界的左右,而不做、不会做,或不敢做,也有无法善始善终的缺陷。
对此,笔者认为班主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引导他们的行为。
1、日常待人接物之道
大学生修养的常规表现不是读书、写作和考试,起码不主要是这些,真正主要的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大学生在与人接触、做事时的平素待人接物之道上面,这些日常的行为是我们其他教育方式和管理方式容易忽略的。
比如,进入办公室、教室和其他人房间要敲门;见到老师和认识的领导、同学要打招呼,不要刻意躲闪;拜访别人要提前联系,走后要表示感谢;委托别人做的事或别人委托办理的事情及别人询问的事情,在完成后或有信息时要给予反馈等等。
因为,我国义务教育中,对学生日常行为道德培养的养成训练不够,导致大学生习惯性的不注意日常待人接物的礼貌、细致和周到,严重的根本不会待人接物。这样,大学班主任应该从各种日常琐碎的方面入手,不要怕麻烦,培养学生这方面良好的行为习惯。
笔者曾举例说明过“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的道理,许多事情都是从最细致的环节展开的,历史上或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因为细节把握好或把握不好产生意外收获或导致严重后果的例子。
2、健康卫生生活之道
前文已经述及,以笔者的经验和观察,时下的大学生生活方式总体来说是不健康的,更不要说懂得什么养生之道了,即使懂的,许多人也无法付诸实践。笔者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个人生活方式的健康:
第一、饮食起居规律是健康的基础
笔者曾针对不同学生的体质给他们设计过不同的生活规划,如饮食结构、休息时间规划等。以笔者自己的经验来看,晚睡晚起最不利于个人身体健康,特别是年轻人尤甚,同时,这种生活方式导致的是身心处于亚健康状态,也无法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更加影响到长远的健康和发展。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需可持续的利用,大学生好比守着一大笔家产,挥霍无度,须知健康也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消失了就无法恢复。
特别针对考研的学生,笔者告知千万不能有“一夜不睡觉、万事能做到”的习惯,包括平时的考试,也不可熬夜攻坚,而平素玩耍,浪费时光。大学生普遍有不吃早饭的行为习惯,笔者也力劝他们改掉这个习惯。佛家的一餐制或两餐制不适合年轻人,那是一种苦行和修行的方法,不值得推广,也不是非常健康。
三餐制有其科学性和必要性,是故,饮食的行为养成也左右了学生的健康,客观上左右了学生的心情和学习的效果。
第二、运动是健康的法宝
笔者读书时,坚持每天打球或跑步,身体机能明显很好。身体好的表现就是身轻气闲,精力充沛,学习和做事能够集中注意力,效率高。当代大学生在运动上的表现是:男生好打球但无规律,不能坚持;女生则好静,不运动。
现在,晨跑和晨练的习惯在大学生中很少看到,现在的校园,早上看不到太多进行运动的人,有的多是一些年纪大的教师和学校员工。运动是一种持续的行为和生活习惯,笔者告诫学生,越是学习紧张越是要运动,要坚持有规律有计划的运动,对于身体不好的更要以运动来改善之。
毕业班有一段时间考研比较紧张,笔者见到学生的第一个问题往往是问最近休息如何?效果好否?运动坚持否?笔者也建议他们结成运动小分队,男女生结成互助小组,通过彼此约束、相互监督的方式把运动变成快乐的活动。
行动本身就落脚在运动上,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可见,夫唯运动,才能使人沛然有君子之浩然之气。
第三,个人卫生健康是身心愉悦的条件。时下的大学生,很不讲究个人卫生。这种个人不卫生不是指他们衣装不讲究、不雅观;而是指他们很不注重寝室卫生和生活条理。走进一个大学生宿舍,特别是男生宿舍,你无下脚之处,室内零乱不堪,到处气味刺鼻,无法久待。
但是,他们安之若素,因久入鲍鱼之室的缘故,久而不闻其臭也。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看一个人是否有条理或有章法,只到他住处,看其居处是否干净、条理即可知其人、其德、其才(个别与众不同者除外,此种人异于常人,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对于大学生,寝室是体现一个学生处理个人生活的最佳场合,是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混杂和协调最直接的地方,从寝室可以观其人,可以知其趣。
是故,笔者经常走访学生宿舍,也经常让学生到自己的住处,时常提醒他们生活无小事,通过这些日常的卫生可以培养良好的习惯和生活态度。
3、学习研究办事之道
大学生的本职工作是读书、学习,而最日常的事务也是读书、学习。经年累月,久而生厌,自然不愿意、懈怠,也无法全力投入进去。所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是大学教育的根本。大学要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笔者曾指出:大学生成功的完成学业的标志是什么?是学会学习、学会写文章,学会做事。
学习的方法就是做事的方法、也是为人的方法。
曾阅南怀瑾对《论语》“学而”中“学”的解释,他认为学问的含义就是学习如何为人处事之道,即所谓有学问就是做人好,做事对。所谓学而时习之,就是要把学习到的为人处事之道经常联系实践,观人知事,逐步改善,一旦证明了自己是好的、对的,就会“不亦说乎”,即它是很值得高兴的事情。大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是欲罢不能、欲说还休。
笔者认为,主要的问题是对学习这种活动的内容、作用、性质等认识不足,或认识错误。爱好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大的动力。在担任班主任期间,笔者就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学习和学习什么。同时,多次进行研究方法的探讨,让学生养成自愿学习的习惯。
许多人说现在的大学生不懂事、不会办事。的确,因为做事能力的训练大学相对来说不太系统,甚至有些匮乏。班主任的本职工作之一就是教给学生独立办事之道,笔者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会有意识的把有些事情交给学生去办理,然后,事情完成后和他们探讨,如何办更妥当,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如何处理等。
比如,班级要邀请一个人做讲座,笔者就会告知其联系方式,然后,让他们自己去联系、邀请和接送,甚至组织和主持活动。
如果大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系统的办理一些事情,其踏入社会自然就会得心应手,很快适应社会需要和工作需要。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对待学生的行为,要指导、疏导、引导,而不能堵塞、阻止、压制,即使大学生做错了事情,也要用疏导的方法让他们明白错在何处,如何改正;遇到大学生不合适的行动意向,也要通过引导的方法促使学生认识到如何才是正确的行动,以及如何行动。
从大禹治水开始,国人都已经总结出来了,对待水应该疏导,而不能堵塞,对待人的行为,欲改进或劝阻,也只能用疏导的方法,而不能直接堵塞上去。
这样,只要依理而动,劝慰得法,自然许多事情会水到渠成的向好的方向发展的。
四、持之以恒
班主任的工作是具体的,也是琐碎的;是长期的,也是多维的。对于担任过班主任的老师们来说,大家都有一个经验:一旦自己成为某个班的班主任,好像自己就有了一种身份,而且这个身份对于学生来说是终生的,好与不好的影响也是终生的。
所以,对于在任的或离任的、现在的和已毕业班的班主任来说,笔者觉得所有工作核心的要求就是持之以恒。其内容主要从两个角度来看,第一,就是班主任做工作本身而言,应该持之以恒:有恒心、恒行、恒德。第二,要通过不同的方法培养学生持之以恒:有恒德和恒行、恒心。
(一)班主任持之以恒的工作
1、选人恒德
首先,作为班主任的第一位的工作就是选任班干。选择什么样的班级管理者是许多班主任比较头痛的事情,笔者的经验是选任班干的核心是看德,即是否有恒德。这种恒德简单说是否愿意为班级同学服务?只要愿意,作为班主任,笔者都会给机会。
因为,大学的班委或团支部工作的目的不是班主任找办事员,而是班主任通过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来培养其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工作能力只是一个次要因素,而重要的是如何劝导学生出来为大家服务。甚至,笔者对于平时不太活跃,某方面有一定不足的学生,更愿给他们锻炼机会。
有的人认为,班级的事情就是选择一个得用的班长和团支部书记,然后自己就可以无为而治了。笔者不赞成这种态度,班主任工作的所有内容都有一个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让学生成长起来。是故,笔者选任班干,会选择恒德之人,愿意做事之人。此外,尊重民意,而不放任小派性,控制小团体,注重班级团结和男女生工作的平衡,都是班主任在选任班干部的恒道。
其次,荣誉的选人恒德。班主任尽管是最小的主任,但是手中依然有点滴的权力,如何来用这个权力成为班主任在学生中间做好工作的最直观测量指标了。俗话说,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称,荣誉的给予是最能检测出班主任的恒德,笔者觉得对待班级荣誉的授予,只要把握一个恒德即可:客观、公正和民主。笔者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从来没有逆民意而动、偏离公正之道。
曾经有个例子,有个毕业班的学生要出国,需要一个院优秀学生的荣誉,这会大大的改善她出国后的待遇,但是,经过各方面综合指标的排名,笔者发现如果给她荣誉可能会有些许不妥,于是,找到她谈到,作为一个学生在学校期间不能搞那些不正之风,还是凭着客观的结果来处理吧。
这样,班级学生就不会说三道四了。所谓公生明、廉生威,坚持了基本的工作之道,许多事情说来复杂,其实也比较好操作。但是,坚持这些恒德也不是很容易,毕竟,各方面说情者还是存在的。
特别是有的时候,一个荣誉涉及到了一定的奖励,有的甚至影响到有些学生是否能够找到一份工作,顺利毕业等。学生的培养和前程,并非小事,不可不深思。
2、工作恒行
班主任也有新官上任三把火的个性。做工作,初始红红火火,未有一时不用力,未有一事不用心,继之则逐渐懈怠、懒惰,做事开始隔三差五,马马虎虎,甚至最后则索性放弃,不管不问,任其自生自灭去也。这是人的本性,作为班主任也要面对这样的考验。比如,初始会按期召开班会,经常走访学生宿舍,找所有学生谈心,每件事情都精心策划、仔细关注、用心解决。时间长了,则懒得召开班会,也很少去学生宿舍、更不去和学生谈心了。
工作无恒行,则班级无恒久的发展,班级也很难恒久的具有良好的内聚力、竞争力和发展力。
笔者觉得班主任的恒行包括:
第一、定期召开班会
各种主题、各种方式的班会,班主任要经常通过班会等类似活动来凝练班级的团结精神和向上状态;
第二、定期走访学生宿舍
把握每个宿舍学生的心态、生活和学习情况;第三,和每一个学生定期进行谈话,同时发现有异常或需要交流的学生,马上做出反应,立即通过各种途径和学生交流,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
3、贵在恒心永存
这是笔者在中学时代一篇文章的题目,内容不大记忆,但核心的就是这个题目了。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无论是待人还是做事,贵在有恒心,恒心在,万事易。对待班主任工作,笔者觉得有几个方面的恒心是永远不能变的。
第一、爱心永存
做学生工作重要的是热爱,笔者一直怀着这种对学生的爱心来做班主任工作,并因学生的成绩而兴奋不已。因为有爱心,所以愿意和学生在一起,愿意走入他们的生活,愿意和他们一道解决所有的问题,愿意和他们一起体验、关注并协同着见证青春的成长。
爱心产生动力,生发热情,造就成功,对待学生的爱,也得到了学生的肯定,当学生用贺卡、问候等方式表达着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时,一切劳累都化为了甘甜。当然,笔者也有工作失误而觉得对不住学生的地方,比如,有个学生经常言行不一,惹事不少,有一次笔者就重重的批评了她,随后该生短信告诉说以后不要管她了,随她去。
笔者一气之下就告知:那以后你好自为之吧。后来想想不应该。笔者有一个认识:学生可以和班主任赌气,班主任不能和学生赌气;没有不成功的学生,但有不成功的班主任。
民意如铁,如果学生对你评价不好,我个人觉得问题肯定还是出在老师一方,或首先应该从教师本身的工作方面找原因。笔者还有一个看法,某种程度上,班主任甚至任课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人,学生是老师工作的上帝。所以,学生可以不像学生,老师却不能不像老师。何故?
本来学生就是来接受教育和培养的,如果没有不足之处,教育还有必要吗?教会学学生爱,自己要付出爱,让学生爱你,你首先要爱学生。
第二,尊重之心永存。现在存在一个现象,教师或班主任觉得自己是学生的领导,学生是下属,只有服从的义务,没有异议的权利。其实,不要说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真理面前、知识面前和做事处世方面一样都是平等的,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唯有如此才能塑造学生独立的人格,健全的人格。
对待学生颐指气使、居高临下、责骂侮辱、贬损打击都是错误的态度。记得笔者曾提到了教师要有服务学生的意识,有的老师不以为然,觉得有的学生不值得用心、用力来教育。如果这样,我们连佛家都不如,佛还讲众生平等,放下屠刀还能力地成佛呢,连犯罪的人都能度和改造,难道有不能教育的学生吗?
众生皆可培养,而且皆可成才,只要方法正确、平等尊重、用心用力,自然会有所成就的。
笔者最不赞同有的老师当着学生骂人家笨、白痴、傻,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说什么三本的比二本的学生差,说人家素质差,这都是不妥当的。比如,我们经常会说学生“朽木不可雕也”,其实这是对孔子教育学生本意的错误认识,这是孔子见到其弟子宰予白天睡觉,不像其他学生学习时说的话。
以为是孔子对宰予失望的表达,其实质却是孔子知道宰予身体不好,用朽木做比,意指对待宰予这样身体不大好的人不能过于严苛的让他按照常规的方式去学习,要根据他的情况来培养,不能随便从身体外面对其进行不管体质能否承受的任意雕凿。所谓,重病不可急用猛药,需渐次加重,才能药到病除。
可见,我们对孔子这句话误解之深,以为朽木之人不可教育,其实任何先天条件的人都可教育。对于学生的任何评价,都要有具体的前提,而不能给予学生抽象的定性,对待学生尤其不能一下把人家打死,搞得人家很自卑,甚至产生怨愤心理。
所有这些,都基于班主任对待学生的一个心,即平等尊重之心。学生尊重师长,老师爱护学生,爱护更加要尊重人家,爱护甚至比尊重还要进一步,要付出心血,用心帮助和关注,是故,尊重是前提,在这个前提下开展工作才是对的。
这些尊重表现在,比如和学生座谈的时候,要事先和人家商量时间;让学生做什么事情,要听取人家的意见;做出涉及到学生的决定时要事先打招呼、事后告知,听其建议和意见;搞活动和做事情,要让学生参与组织、策划和实施等。尊重的基础在于对待学生的平等之心,把人家放在平等者的位置上,一切都好解决了。
第三、公道正直之心永存
言传身教,己不达何以达人、己不正何以正人,所以,对待学生工作有一个公道正直之心非常关键。这种公道正直有时很难做到,比如,人都是有感情的,对待有的学生有些偏爱,对待有些事情总夹杂着个人的爱恶,行为中难免出现不公正的倾向。但是,不能存有偏心和舞弊之念,在学校里面,从身边的老师那里得到的言传身教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人生态度,不正直的老师往往会培养出不正直的学生,或者导致正直的学生远离。这对整个民族的道德伦理和价值体系是一个戕害,不能为之。
(二)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
班主任如何让自己的学生能够持之以恒的学习,笔者觉得首先是培养学生的恒心,然后是养成恒行,最后形成恒德。为了培养学生的恒心、恒行和恒德,笔者有几个实践中比较有意义的做法,这里予以介绍。
1、班级日记
从接受大三班主任开始,笔者采用了一种新的方法来加强班级的团结和协作精神,更加也是培养学生恒心的方法,即设置了班级日记。班级日记的内容主要是记录者当日的所见所闻所感,不拘形式,讲究记录,也可评论;记录的方法是每天一人,按学号先后排列,前后交接,彼此配合。
然后,一个轮回由班主任阅读和披阅一次,再往下轮回,由团支部负责日记的管理工作,这是一个检验班级合作精神的最佳途径之一。
同时,从每个人的当日日记中,笔者获取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如果学生在日记中反应了什么问题,笔者也会帮助解决;其他同学阅读日记后,也会有感触,增强了班级的团结,调节了班级氛围。目前,这一活动仍然在继续之中,效果良好。
2、流动副班长
为了锻炼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持续关注班级的事务,笔者设置了一个流动副班长,由当日记录班级日记的学生担任,她\他协助班长工作,作为班主任,笔者会有意识的让其参与到班级的重大活动中去,通过这种方式,使每一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
3、生涯规划
笔者曾以设定时间的方式,对学生大学的生活进行了系统性的规划,先有一个总体规划。
比如,笔者曾建议学生在大三上学期十月份前把个人发展的意向做一个书面的设计,然后,笔者和每个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探讨和改进规划。然后,在年底确定是否考研,把学生分为两种类型,再分别进行生涯规划。
大三上学期凡是确定考研的学生,必须在开学前三周联系和确定专业和学校,必须建立必要的信息链接等。
然后,从大三开始制作考研的月规划、周计划,每日要在开始学习前搞一个日学习计划,然后,把考研的复习分为几个轮回,制定一个系统的考研年度计划。其他的考证和读书、找工作,也相应的制定计划。
生涯规划给学生明确了方向,他们知道了奋斗目标,不至于有时感觉无所事事,到处乱撞,浪费时光。当然,规划的好,重要的还在于实施,是故,为了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品格,笔者要求他们对自己的规划必须按周、按月进行检查、考核,如果没有完成的则要分析原因,做适当调整,这是培养恒心的良法。
4、结对互赢
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绝地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笔者理解,这里的腐败还应该做广义的理解,有懈怠、以权谋私,也有权力放纵后的逐步消解和变型,直至最终败落等。对待大学生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自律缺乏,解决的方法就是建立他律机制。
的确,规范大学生言行的规则、方法和制度有很多,但是目前看不是非常有效果。笔者认为其实用好学生这个资源,对培养学生的自律非常有用。
需知,学生最好的老师就是学生,所以,为了达到对各种事情的自律,笔者设置了多种互助监督对子工程。一般采用一对一的方式,双向选择,签订愿意接受监督的协议,设置了自愿处罚的条款,作为班主任是纠纷的仲裁人和惩罚的执行者。
这些对子有监督早上上课的对子、晚上到教室读书的对子、学习英语互助监督的对子、运动的对子,限制上网和打游戏额对子,学习规划执行的对子,承诺办理执行的对子等。
总之,一切都可结对子,每个学生找一个自己的缺点,找一个学生来监督和帮助他改正;每个学生又把自己的一个优点或长处发挥出来,帮助对方改正不足之处。这种活动的效果,就是大家都能够有所进步,同时也锻炼了彼此的能力和定力。
大学生班主任工作是百年树人的切近之业,非用心用力不能有所建树。真真是一言一行总关情,每时每刻需用心。作为班主任,笔者也借用苏力的一个追问:对于大学生的培养,什么是你的贡献?
我想,只要多年以后,你的学生在一个场合或私心里说:“当年,我们那个班主任,无法忘记,他是个好班主任啊,说心里话,我要感谢他的培养啊。”
我认为,得此评价足矣,这是担任班主任最大的荣誉,也是最大的收获、最大的成功。虽不能及,心向往之,以此心,笔者会把班主任工作进行到底。
资讯来源说明:本文章来自网络收集,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QQ:850873385进行删除。
Copyright © 2014-2018 500d.me. All Rights Reserved.